外资机构抢滩中国资产管理市场,本土竞争加剧
外资机构持续布局中国市场,尤其是在“百万亿”级别的资管行业,公募基金等机构在持续抢滩。虽然个别机构选择退出,但“进入”或“加码”中国市场才是外资机构当下主流趋势。外资机构需要考虑如何适应散户投资者占比较高、监管环境相对复杂的中国市场,这是外资讲好“新中国故事”的关键所在。外资机构在持续布局中国市场的同时,也在加强本土人才策略。外资机构需要在中国市场建立品牌力,与本土头部资管机构相比,外资机构的比较优势在哪里?他们会如何适应中国市场?外资机构在被动投资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投研技术优势,可能会推出更多业绩平稳、高流动性的指数基金产品来吸引投资者。但由于中国散户投资者占比较高,投资者教育和理财观念有待提高,叠加一些其他因素,外资机构会存在一定发展困难。宏利投资具有两方面比较优势:一是对本土团队充分授权和信任,整合全球资源支持中国业务的发展;二是本土团队与亚洲及集团各体系条线之间,建立了高效的对接机制。相较于中国本土头部资管机构,宏利投资的优势在于其上百年的全球资管经验,领先的全球资产配置能力,以及卓越的养老金金融服务能力。宏利基金未来发展将聚焦三方面:一是持续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建设,包括主动管理、全球资产配置和投顾服务;二是打造新营销体系,成为资产配置解决方案的供应商;三是全力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能力。看投资段子,轻松一下:
外资机构纷纷布局中国市场,宏利投资以其全球资管经验和优质服务脱颖而出。虽然外资机构需适应中国市场的散户投资者和复杂监管环境,但宏利投资的本土团队与全球资源的整合以及高效对接机制,让其在市场上能够游刃有余,将成为未来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供应商。
版权声明:以上部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281211804@qq.com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